一、中心概况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成立于2021年6月,由7名专职科研人员组成,其中博士6人,在读博士1人。中心成立旨在锚定人工智能核心引擎地位,深度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在医学研究中的融合应用 。多组学研究、多模态融合作为目前医学科技前沿研究方向,是实现精准医学的重要途径,人工智能是精准医学落地、抢占未来医学尖端领域研究的关键技术支撑。依托人工智能驱动精准医学发展,借助医工交叉强化精准医学研究布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处理医学大数据,对提升我省重大疾病防控能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意义重大。更助力我院抢占数据驱动新范式下医学研究制高点,掌握智慧医疗产业发展主动权,为医学与计算机相关专业“双一流建设”注入核心动能。
中心成立后发表SCI论文31篇,其中IF>10的高水平研究论文15篇;获湖南省创新人才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项。指导学生获第二届湖南省研究生计算机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三届湖南省医学技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二、团队
李春权,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主任,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黑龙江省杰出青年人才,国家卫健委出生缺陷研究与预防重点实验室首席PI,心脏疾病多组学与人工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癌症等重大疾病生物分子网络模型构建及分析、医学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省杰出青年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学科专项科研基金等25项;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科技三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6项。担任中国生物信息学会(筹)重大疾病组学信息学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学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肿瘤测序及大数据分析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迄今已累计发表SCI研究论文10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IF >10的论文35篇,多篇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earch》、《Gastroenterology》、《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等高水平研究杂志上。自主开发了SEdb、SEanalysis、ATACdb等多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转录调控组学及网络分析数据资源平台,目前已广泛被美国、英国等近100个国家研究机构和人员使用,累计获得高达10万多次的用户访问量。
尚德思,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生物物理学博士(生物信息方向)、药学博士后(药物基因组方向),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核心骨干成员、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 年获得基础医学硕士学位(七年制本硕连读),2013年获得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网络模型对复杂疾病的机制研究与免疫治疗耐药性研究。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面上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启动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重大研究计划 1 项。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肿瘤测序及大数据分析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等。担任 《Nucleic Acids Research》、《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等多个杂志的审稿人或编委。
刘佳琦,博士、讲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芬兰Aalto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联合培养博士;神经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访问学者(2020),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核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多模态数据融合的人工智能方法,边缘计算及其生成式模型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湖南省医学技能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奖、省奖。获得湖南省卫生健康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三等奖。
王秋毓,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衡阳市高层次人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核心骨干成员,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兼职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疾病的代谢网络模型构建与网络分析、医学大数据分析。 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等高水平研究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9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心肌缺血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南华大学4310临床研究项目等课题。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担任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生物信息学会理事。获“湖南省第三届医学技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宋超,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湖湘青年英才,衡阳市高层次人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核心骨干成员,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长期从事心血管、癌症等复杂疾病转录调控机制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厅级项目1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1项,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earch》、《Molecular Therapy》等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钱凤翠,在读博士、助理研究员、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核心成员。研究方向为复杂疾病的转录调控网络模型构建及分析方法研究。担任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Bioinformatics》等杂志发表SCI收录文章28篇,其中第一作者、并列第一作者收录文章9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C类)、湖南省教育厅项目等课题。

李衍钰,博士,在站博士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核心成员。研究方向为免疫及复杂疾病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担任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在《Gastroenter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和《Circulation Research》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共23篇,其中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项。
三、研究方向
1. 多组学数据资源平台开发及分析
(1)转录组学数据库开发及深度解析技术研发
(2)单细胞多组学异构数据整合与挖掘
(3)重大疾病表观组学解析技术研发
2. 多模态影像与人工智能
(1)精准医学的多尺度因果理论与应用
(2)数据与机理融合的大数据统计推断
(3)多模态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研发
3. 重大疾病精准医学
(1)基于多组学的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
(2)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精准预测技术研发及体系建立
(3)出生缺陷早期识别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
四、获批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