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荷兰莱顿举行的国际眼科科学院成立50周年院士大会上,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祖国教授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Academia Ophthalmologica Internationalis,AOI )院士。国际眼科科学院主席Richard L. Abbott教授以及执行理事为刘祖国教授授予AOI院士奖牌和证书。
国际眼科科学院于1975年在比利时成立,是全球眼科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组织,引领世界眼科的发展。AOI院士为终身荣誉,也是“世界眼科领域最高荣誉”。院士总名额全球限定100名,通过院士提名和投票选举产生,目前共有来自全球33个国家的97位顶尖眼科专家。
刘祖国教授是我国干眼学科与干眼临床诊疗体系的创建者。他发现了干眼会导致视力障碍及其机制,被国际干眼指南列为此领域三个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在国际上提出了干眼新分类方法;研发与突破了多项“卡脖子”诊疗新技术、药物与器械;27项成果写入国际、亚洲以及中国的干眼指南与共识或被采用,被我国22部教材采用。参与撰写国际干眼指南5部,牵头制定我国干眼共识及指南12部。同时他发明了处理猪角膜的新方法制作猪组织工程角膜,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猪组织工程角膜移植到人取得成功。已在BMJ、STTT等权威发表文章550多篇。主编与参编教材与专著40多部。论文引用13000多次,获发明专利30多项。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人1项,第二获奖人2项),10次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获奖人7项)。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项目、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50多个基金的资助。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国青年科学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吴-杨奖、第十二届紫金科技创新奖“特别奖”、药明康德药物化学奖、亚太眼科成就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第六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等一系列重要的国内外学术奖与称号。
刘祖国教授是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亚太眼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受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年当选亚洲干眼学会主席,2023年当选国际眼表与泪液病学会(TFOS)董事会董事。他是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眼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干眼与眼表疾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以及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副总编辑。